有时候,网球这玩意儿,真不是看谁的球打得更漂亮。
就说勒纳·钱(Alex Michelsen)在澳网硬生生五盘磨死梅总(梅德韦杰夫)那场球吧,场面算不上华丽,甚至有点“丑陋”。
你来我往,一拍、两拍、三十拍……仿佛永远没有尽头。
梅总,一个以“磨”功著称的大师,居然被一个19岁的毛头小子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给拖垮了。
那一刻,你看着屏幕上那个皮肤黝黑、表情坚毅的少年,脑子里只有一个词:怪物。
这事儿就有意思了。
一提到华裔网坛新星,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到商竣程。
年龄相仿,身高几乎一致,都是左手将,血脉里都流淌着东方的基因。
可把这俩人放一块儿,简直就是冰与火的两重天。
如果说商竣程的网球是一幅瞬间点燃夜空的绚烂烟花,那勒纳·钱的比赛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马拉松,他不是在打球,他是在用两条腿和一颗大心脏丈量球场的每一个角落。
所以,到底谁更厉害?
这问题问得就有点外行了。
职业网坛,尤其的男网,从来不是一个单纯比拼天赋的舞台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天赋这东西,如果兑现不了,那就一文不值。
而兑现天赋的唯一硬通货,就是你的身体,说白了,就是体能。
勒纳·钱这小子,简直就是为现代网球的绞肉机模式而生的。
你看他比赛,不会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制胜分,也没有太多让人拍案叫绝的骚操作。
他的战术简单粗暴得近乎原始:把球回到界内,然后比你多跑一步。
就这么简单。
可就是这简单的一招,让他19岁就已经把梅总、小紫薇(兹维列夫)、卢布列夫和谢尔顿这些顶尖高手斩于马下。
他的比赛和他的身体,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正向循环:越是多拍,他越能发挥自己跑不死的优势;越是能赢下长盘,他的信心就越足。
这就像一头在沙漠里长途奔袭的骆驼,耐力就是他最致命的武器。
更要命的是,去年九月,那个曾经靠两条腿跑出法网冠军的张德培,成了他的教练。
这简直是给一台永动机装上了最精密的导航系统,如虎添翼这个词,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。
张德培不会教他如何打出更华丽的网球,他只会告诉他,如何更高效地让对手崩溃。
镜头切换到商竣程这边,画风就完全不同了。
小商的天赋,肉眼可见,甚至可以说,比勒纳·钱更具观赏性。
他手感柔和,击球灵动,经常能打出一些让你“哇”出声的球,尤其是那条神出鬼没的正手直线,简直是他的招牌。
看他打球是一种享受,充满了少年心气和搏杀的快感。
但这种快感,是有成本的,而且成本高昂。
他的打法,伴随着极高的体能消耗。
你会发现,他总想着用一拍爆杆来解决问题,哪怕是在体能已经告急的临界状态,他依然会选择最耗费体力的发力模式去硬刚。
这就像一个钟爱百米冲刺的选手,却被扔进了42公里的马拉松赛道。
还记得他跟博尔赫斯那场球吗?
打到第三盘,他的发球时速,肉眼可见地掉了10公里。
那掉下去的不是速度,是他的生命条。
这暴露了一个核心问题:商竣程的打法,跟他现在的身体,根本不适配。
他拥有一颗法拉利的心脏,却装在一个家用小轿车的躯壳里。
每次深踩油门,都是对发动机的一次损耗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他还是个易伤体质。
体能这东西,能通过训练提升吗?
能,但有限度。
对于小商来说,练狠了,身体未必扛得住;练得不够,比赛又顶不下来。
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,一个让人看着都觉得憋屈的泥潭。
所以你看,相似的起点,相似的天赋,却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两条路。
勒纳·钱用最“笨”的方式,为自己的天赋找到了最坚实的土壤,让它野蛮生长。
他的意志力在一次次长盘决胜中被打磨得像钻石一样坚硬。
而商竣程,空有屠龙之技,却总是在寻找巨龙的路上,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。
他的天赋像一株被种在花盆里的参天大树,根系无法舒展,长得越高,就越危险。
这并不是说商竣程不够努力,或者意志力不坚定。
恰恰相反,他那种“拼刺刀”的打法,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。
问题在于,职业网球是一个关乎选择和取舍的科学。
你不能永远凭着一腔热血去战斗。
有时候,聪明的放弃,比愚蠢的坚持更重要。
解决不了体能和打法适配性的问题,商竣程的天赋就永远是镜中花,水中月。
这条路,网坛有太多前辈走过,最终悄无声息。
那么,你更看好谁的未来?
是那头跑不死的骆驼,还是那匹惊才绝艳但可能随时会受伤的千里马?
评论区聊聊。
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